什么是子宫腺肌病?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子宫肌层中的一种疾病。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引起周围子宫肌层肥大和增生,导致子宫弥漫性增大(通常称为;球形;增大),类似于妊娠子宫均匀增大。那么子宫腺肌病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呢?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的手段有哪些呢?一、约有20%到35%的女性会患上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通常会并发其他子宫疾病1、流行病学虽然可结合影像学检查做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但因为该病只能通过病理评估来确诊,这通常是在子宫切除术后,所以尚不明确其自然病程、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对子宫腺肌病流行病学的许多认知实际上是子宫切除术的流行病学。一般估计20%-35%的女性患有子宫腺肌病。但也有患病率更高的报道;一项研究在子宫肌层多层切片后进行了细致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发现子宫腺肌病的比例约为65%。因为不清楚总病例数量,所以无法确切估计出现症状或接受子宫切除术女性的比例。关于发病年龄和疾病进展,采用盆腔影像学检查(而非子宫切除术)诊断的研究发现,子宫腺肌病也可发生于青春期。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女性大多处于育龄期晚期。2、相关危险因素经产女性似乎比未经产女性更常发生子宫腺肌病。但是,妊娠次数多与子宫腺肌病风险增加无关。因为子宫腺肌病通常只能在子宫切除时确诊,所以产次与子宫腺肌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偏倚。有趣的是,子宫肌瘤患者的情况恰好相反,产次与子宫肌瘤风险降低相关。子宫腺肌病通常并发其他子宫病变,主要是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难以确定子宫腺肌病是否具有单独的危险因素,甚至很难确定其如何表现为一种疾病。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佳手术治疗后持续存在的盆腔痛可能与子宫腺肌病有关。另一方面,一项研究认为子宫腺肌病只是一种正常变异,而非真正的疾病,因为无论最终是否发现了子宫腺肌病,导致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的症状表现都是相似的。但是所有受试者在纳入研究时均ge;42岁,且之后随访10年,所以这个队列只能反映围绝经期女性的情况。然而,其他研究提示子宫腺肌病患者确实与其他疾病患者有差异。一项纵向研究招募22岁及以上女性,发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子宫腺肌病患者具有产次多、月经初潮早、月经周期短的特点。两组均有一半的患者同时伴有子宫肌瘤。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了两组,一组是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的患者,与之匹配的另一组是病理检查仅发现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结果显示,子宫腺肌病患者明显更年轻,存在痛经、盆腔痛、抑郁及既往子宫手术史的可能性也更高。仅针对子宫重量gt;150g女性的多变量分析显示,与只有子宫肌瘤者相比,子宫腺肌病患者更可能有抑郁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数项其他研究报道称,既往子宫手术史也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一项大型人群研究报道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癌和甲状腺癌的风险升高均有关,HR分别为2.19(95%CI 1.51-3.16)和1.70(95%CI 1.29-2.24)。若校正临床危险因素后在其他人群中验证这一发现,将很可能将影响这些疾病的筛查。二、子宫腺肌病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呢?月经量较多与痛经是典型症状1、月经较多与痛经子宫腺肌病的典型症状为月经量较多和痛经,发生率分别约为60%和25%。也可能发生慢性盆腔痛。月经过多可能与子宫增大后子宫内膜面积增加相关,而疼痛可能由被子宫肌层包裹的岛状子宫内膜出血和肿胀所致。还有证据表明月经失血量较多与子宫腺肌病组织样本中的炎症介质过度表达有关。大约1/3的女性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