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了“机遇香港”主题报道团的采访,分享了他上任两年来,香港取得的成就、香港的优势及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工作两年来取得三大成绩
在政治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立法会于今年3月19日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这是香港等待了26年八个月19天才完成的光荣工作。去年12月香港完成改制后的区议会选举,让香港区议会回归到《基本法》第97条有关地区资讯组织的要求。
经济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2年经济负增长3.7%,2023年正增长3.3%,预计2024年经济增长在2.5%-3.5%之间。
在民生改善方面,李家超提到,近两年香港市民的工资中位数有较大幅度增长,由21000元港币增至23500元港币,增幅11%。特区政府还推出了基层医疗,精准帮扶劏房家庭及其青少年、长者和单亲家庭等小众群体。此外,他上任时提出轮候公屋年限封顶以及兴建3万个简约公屋计划,目标是把公屋轮候时间从6年压缩到4.5年。目前已有4400个简约公屋单位供应给市民申请。
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面,李家超表示,他在上任第一年就成立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目的是让香港更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以打造北部都会区为例,介绍了香港通过与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让香港整体融入国家发展更有效、更积极。
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李家超表示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列举了香港的一系列优势。
李家超认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高度国际化的中国城市,香港拥有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和全球网络。据李家超介绍,香港投资推广署在全球有超过60个办事处,覆盖128个国家。
李家超指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稳固。他表示,国际金融中心包含多种衡量标准,股市只是其中之一,还要看到一座城市能否帮助国际融资以及银行业活跃度、保险业发展程度、货币流动性等多重因素。
在融资方面,李家超指出,香港交易所放宽了相关措施,让一些尚未真正盈利的科创公司来香港上市,并不断加强和不同地区的上市规则对接,未来融资环境会稳步提升。
他说:“全球银行前100强中有75家在香港经营业务,香港保险业密度保持全球第一,香港占了人民币离岸交易80%的份额。从各方面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很稳固的。”
李家超同时表示:“香港航运中心是很有竞争力的,我很有信心。”李家超向记者们介绍,香港的集装箱量居世界前十,船舶注册量世界第四。这只是航运中心的重要指标之一,更重要的是看航运中心创造的增值服务。香港拥有完备的配套服务业,包括法律、会计、融资等,能为船舶运营商带来更高的价值;此外,香港还是全球4个航运仲裁地之一,更受航运商信赖。
人才也是香港的重要优势之一。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人才,已经推出了系列“抢”人才、“抢”企业的举措,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两年已有约12万人通过各类人才引入计划来到香港,远超最初预设的每年3.5万人的目标。
机遇大于挑战
展望未来,李家超表示,香港要继续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更好地把资金“引进来”“走出去”,不断强化资金的互联互通。“海外资金可以投资香港,也可以通过香港进入内地;内地的资金可以经由香港投资全球,如此一来资金就会集聚在香港。”李家超说。
放眼未来航运业的发展,李家超指出,香港还有提升空间,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智慧港口建设方面会继续努力。
基于香港的众多优势,李家超表示,香港不仅要扮演“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还要扮演“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此外,在科技创新方面,李家超表示,全力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是香港未来工作的重点。特区政府会继续推出一系列计划,包括强化“产学研1+计划”,通过产业、学校和研发三者联动,实现科技创新从“0”到“无限”的发展。
在被问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给香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李家超信心十足地说:“机遇绝对大于挑战。”李家超表示,主要的挑战在于,粤港澳法律法规不同,但属于可以在合作中克服的挑战。
至于机遇,李家超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机遇无限,要谈一个月都谈不完。”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数达到8600万人,如果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在全球可以排进前10。
李家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都将实现事半功倍。他打比方道:“各个城市,我跑得最快,他跳得最高,我们一起,就能又跑得远,又跳得高。”
李家超表示,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看,香港既是贡献者,也是受惠者。香港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城市,也是祖国与世界联通的重要桥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重要议题。
李家超还表示,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推广传统文化方面的工作,成立了“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并举办中华文化节,宗旨便是在香港传播中华文化,并带领香港在中华文化推广上作出贡献。